
- “蔡家崖號”開通兩年啦!(06月22日)
- 耿丹學院話傳承(06月16日)
- 兩把菜刀鬧革命!毛澤東曾說他是“一個人帶出一個軍”(06月09日)
- 攜手公益 幫扶老區(05月29日)
- 青年礦工的一份愛心(05月18日)
- 永遠懷念晉綏抗日老前輩馬真叔叔(04月12日)
- 洪湖加油!(02月23日)
- 鴻雁傳書 晉綏情懷(01月20日)
- 一位耄耋老人的捐款(01月19日)
- 小年 — 來自老區的一份“特殊禮物”(01月17日)
2019年度興縣十大新聞
發布日期:2020-01-02 10:07 來源:興縣新聞網 作者:王昱文
編者按
2019年,歷史刻印下閃亮的坐標。
這一年,我們隆重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近14億中華兒女手牽得更緊,心貼得更近,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召開,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邁出嶄新步伐;全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9000多萬中國共產黨人思想得到洗禮,精神得到升華;嫦娥四號首次實現人類探測器月背軟著陸,第一艘國產航空母艦交付海軍,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捷報頻傳;止暴制亂、恢復秩序是香港社會最大民意,慶祝澳門回歸20周年,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一國兩制”展現出強大生命力……
這一年,我們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追夢的中國人,又將朝著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2020年,讓我們一起奔跑,一起追夢!
一年來,興縣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按照中央、省委、市委的決策部署,團結帶領全縣人民不忘初心,砥礪前行,脫貧攻堅連戰連勝,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生機勃勃、亮點紛呈,翻開了興縣新時代新篇章。
今天是辭舊迎新的一天,興縣新聞網重磅推出《2019年興縣十大新聞》,讓我們一起見證興縣不平凡的一年。站在歷史的新起點,我們信心滿懷,豪情滿懷,2020年,我們繼續出發,帶給全縣人民更多驚喜......
再見,2019!
展望,2020!
2019年興縣十大新聞
1、胡春華在興縣看望貧困群眾和基層扶貧干部

2019年1月28日胡春華在興縣趙家坪鄉前塔上自然村了解五保貧困戶潘侯買的生活情況。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組長胡春華2019年1月28日在山西省興縣調研脫貧攻堅工作,看望貧困群眾和基層扶貧干部。他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切實拿出更多時間精力,采取超常規舉措,集中力量解決好“兩不愁三保障”面臨的突出問題,確保按時保質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2、興縣受邀參加2019一鄉一品國際博覽會


2019年11月15日-17日,2019一鄉一品國際商品博覽會在湖南長沙國際會展中心舉行,以“一帶一路一世界 一鄉一品一夢想”為主題,匯集了來自38個國家和地區,國內3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近5000家企業展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各類商品;顒油ㄟ^瀏覽展示、高峰論壇、專題推介、產業對接、項目洽談等活動,打造各方交流展示和融合發展的開放平臺,推動新時代民族產品“全球行”。興縣,作為山西唯一受邀的的縣區走進三湘大地,走上國際舞臺!
這是一次展現特色的展會,更是學習和交流的舞臺。代表興縣的三家代表企業不僅收獲了訂單,更在這個國際化的舞臺上建立了友誼、開拓了眼界、堅定了走向世界的勇氣和信心。
3、興縣涉改單位全部掛牌到位 一批新機構紛紛亮相




我縣機構改革順利完成,深化黨政機構改革工作穩步有序推進,3月7起,全縣涉改單位陸續掛牌,正式以新部門名義開展工作。
興縣應急局、興縣農業農村局、興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興縣文化和旅游局、興縣衛生健康和體育局、興縣醫療保障局、興縣工業和信息化局、興縣能源局、興縣退役軍人事務局、興縣審批局等新組建和更名的黨政機構改革單位掛牌并對外開展工作。
4、八路軍120師358旅指揮部舊址對外開放


為了能夠更好的傳承和發揚先烈遺志,興縣縣委、縣政府在山西省軍區,呂梁軍分區的鼎立支持下,將位于興縣惡虎灘鄉惡虎灘村,曾經的358旅指揮部舊址進行了全面修復,358旅旅部舊址占地1600平方米,座北朝南,依山而建,為二層東西隔離上下臺結構套院。石券正窯洞、枕頭窯洞、尖山頂瓦房、石砌大門、圈石圍墻構成整個綜合院落。里面圖文與實物全面立體再現了358旅革命戰爭烽火歲月。舊址于2019年8月20日正式對外開放。舊址豐富的史料全面再現了120師358旅在興縣的戰斗歷史,這是對120師及老一輩革命家豐功偉績的不朽記錄,也是興縣又一寶貴的紅色資源,對傳承晉綏精神,繼承先烈遺志、教育廣大黨員干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5、2019年8月——12月,大型電視連續劇《第一書記們》和電影《谷子地》分別在興縣高家村鎮碧村、蔡家崖鄉楊家坡村為主景地進行拍攝


大型電視連續劇《第一書記們》是以山西呂梁山國家級連片貧困區扶貧攻堅主戰場為背景、以一個特定村莊“十里坡”為主場景,著力展現了脫貧攻堅這一發生在新時代實踐中的民族復興運動,熱情謳歌了本劇塑造了以孫毅為代表的第一書記形象,充分體現了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把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黨性原則,群眾觀念和優良作風轉化為密切聯系群眾的實際行動,通過對孫毅到十里坡開展工作的描寫,全景式地展示了社會轉型、鄉村振興過程中的特殊困難和阻力,展現了返鄉創業大學生康紅梅、農村基層干部趙小龍、新時代農民康文斌、趙二林等人物形象,孫毅對他們的扶持和幫助,使他們得到成長和改變,很好地反映了當代農村新氣象、新發展,劇情輕松、貼地氣,是一部主題積極向上,具有正能量社會意義的現實主義佳作。
電影《谷子地》該片以紅色革命圣地、晉綏邊區首府興縣為原型,以當地幾代人艱苦奮斗脫貧致富的故事為主線,以興縣當地特色的小米產業、農產品加工為主要描寫對象,全面展示艱苦奮斗、顧全大局、自強不息、勇于創新的呂梁精神,全面展示山西光耀千秋的紅色革命文化資源,全面展示改革開放四十年多來中國農村改革發展不斷前行的必然邏輯,在歷史進步中展現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
6、革命老區燃爆愛國熱情 千人表白“我愛你中國”——興縣千人大合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2019年9月30日上午,興縣在家的縣四大班子領導和千余名干部群眾歡聚蔡家崖晉綏邊區革命紀念館廣場,齊聲合唱《我愛你中國》等紅歌,向祖國獻上最深情的告白和祝福。
70年來,神州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興縣人民始終與黨同心,與國同在,30余萬父老鄉親只爭朝夕,堅忍不拔,演繹了精彩蝶變,F如今,城鄉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經濟總量大幅度提升,發展質量顯著提高,處處彰顯蓬勃生機。
初心與傳承并行,使命與弘揚同在,紅歌是沖鋒號,興縣人民必將堅定不移傳承好紅色基因,繼承革命傳統,接好接力棒,走好新時代長征路。
7、2019年11月9日——11日,第一屆興縣特色農產品展銷會暨文旅推介會在太原舉行


2019年11月9日--11日,第一屆興縣特色農產品展銷會暨文旅推介會在太原舉行。本屆農展會,匯聚了全縣70余種優質名產品,多數獲得國家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深受消費者喜愛,近年來,興縣以小雜糧基地縣和有機旱作農業示范縣為依托,大力發展功能農業,在綠色上下功夫,在有機上做文章,農業產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本屆展會還通過招商引資、貿易洽談、電商體驗、網絡直播等途徑,實現線上線下同步銷售。
專場展銷的興縣小米、雜糧、食用菌、紅棗、食醋、馬鈴薯、玉露香梨等綠色農產品深受太原市民喜愛。3天時間銷售額達60萬元,貿易訂單總額980萬元,簽約100萬元以上的貿易訂單6家,并且有4家企業產品入選省扶貧超市。這些可喜的成果,讓興縣更加堅定要走一條“綠色農產品”品牌之路,讓更多當地農民種出來的好產品與更廣闊的市場接軌。
8、清明節,興縣又有一批烈士“回家”了


3月31日,興縣在晉綏解放區鳳凰嶺烈士墓區隆重舉行2019年清明節祭掃先烈暨晉綏散葬烈士遺骸安葬及志愿軍烈士遺物安放活動,收遷安葬在抗日戰爭時期犧牲的26名散葬革命烈士,并為入朝作戰的原八路軍120師358旅114名革命烈士立衣冠冢,慰藉烈士親人,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呂梁精神。
9、興縣融媒體中心正式掛牌成立


興縣融媒體中心的成立,標志著我縣新聞輿論工作從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簡單相加,邁向了資源整合、信息共享、平臺積聚、合而為一、融合發展的全新階段?h融媒體中心,將整合縣新聞辦、新聞網、廣播電視臺、政府網站、報刊、官方發布的政務微博、微信公眾號、廣告媒介等資源,采取人員集中辦公,統一新聞報道,統一策劃選題,統一組織采訪,統一稿件審發聯動機制,建成"新聞+政務+電商+服務”的綜合平臺,實現信息的“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元傳播",形成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齊頭并進,立體式宣傳報道格局。
10、興縣圓滿打贏脫貧攻堅戰


從誓師大會到全面部署,從下足“繡花”功夫到瞄準重點攻堅,從堅持問題導向到對標補齊短板,從壓緊壓實責任到筑牢脫貧攻堅保障……興縣號角聲聲馬蹄疾,拔寨攻堅勇擔當,堅持不懈地做好脫貧摘帽的各項工作,用繡花功夫書寫了波瀾壯闊的脫貧答卷。
“脫貧路上,絕不落下一戶一人!”這是興縣縣委、縣政府的莊嚴承諾。一次次的脫貧攻堅大會上,興縣領導班子反復強調,要將脫貧攻堅作為“第一民生工程”,拿出“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氣概,鼓起“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勁頭,舉全縣之力向貧困發起總攻。
路在腳下,希望在前,行走在興縣大地,曾經的窮鄉僻壤換上了新顏,貧困的家庭傳出了歡聲笑語。而脫貧摘帽不是終點,未來興縣將以堅定的信心、精準的舉措和務實的作風,建立起脫貧成果鞏固長效機制,完善好脫貧成果鞏固責任體系,持續打好脫貧攻堅“組合拳”,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用實際行動,向兩個一百年的宏偉目標闊步前進。
本站編輯:杜瑞
主辦:山西省晉綏文化教育發展基金會 晉ICP備15001143號-1
Copyright Shanxi Jinsui Culture Education &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辦公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廣安路9號院國投財富廣場4號樓313/314 郵編:100073 電話:010-63395639/63395661 郵箱:sxjs9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