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 id="o8ciq"></center><center id="o8ciq"><s id="o8ciq"></s></center>

山西省晉綏文化教育發展基金會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新聞資訊 » 紅色訪談 »

戰爭年代的情報生涯---訪抗日老戰士秦炳

發布日期:2017-06-23 14:50    來源:山西省晉綏文化教育發展基金會    作者:秦炳口述
 
93歲的晉綏抗日老戰士秦炳,2017年5月19日攝于蘭州家中。
秦炳簡歷
    1924年出生,河南孟津縣人。1948年入黨。
    1940年考入民族革命大學學習,并接受了革命思想。1943年畢業分配到二戰區司令部警衛大隊,少尉軍官。以此身份為掩護,做黨的情報工作。
    1944年5月,任晉綏公安總局偵查員。
    1945年9月被派往臨汾作地下情報工作。
    1948年底任晉綏公安總局科員。
    1949年2月,任陜甘寧邊區保衛處干事。同年5月任西安市軍管會公安處干事。7月進軍蘭州,任蘭州行署公安處科長。
    1950年起歷任:甘肅省公安廳科長、辦公室副主任,甘肅省政法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甘肅省人民委員會辦公廳副主任,甘肅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院長。
 
秦炳叔叔
 口述  
     我1924年出生,河南孟津縣人。8歲喪母,12歲那年我小學還沒畢業,日寇入侵,被迫背井離鄉,輾轉到了西安。在西安進了學生收容所,當時的收容所設在朱子橋(1)開辦的紗廠里。因為年齡小,就被送到張子宜(2)的孤兒院。到西安后在那里繼續學文化。
    1939年5、6月,我考上了朱子橋辦的農林科職業學校,學校在甘肅兩當縣。因為戰爭,1940年學校解散。我又輟學了。
講述
    這時恰逢山西民族革命大學招生,我便去報考。就這樣來到山西進入了民族革命大學。在這所學校里,我第一次接觸到了馬列主義,接觸到革命理論。上課時聽老師講了艾思奇的《大眾哲學》、毛主席的《論持久戰》、唯物辯證法、社會發展史等政治書籍,由此接受了革命思想。當時,在這所名義上是閻錫山辦的,實際為共產黨控制的學校里,閻錫山、國民黨、共產黨的理論都公開講,因為是國共合作時期。但大部分學生都受到了共產黨的影響,走上了革命道路。
采訪中
     學校是培訓干部的性質,以學軍事為主,也學理論,一年畢業。我進學校才14歲,所以學校不讓我畢業,這樣我在學校就連續學習了三年,直到17歲時才畢業。1943年我畢業就是少尉軍銜,被分配到閻錫山的警衛大隊(連的編制),警衛司令部。閻錫山時任二戰區司令長官,司令官總部就設在黃河邊上的山西吉縣克難坡(3)。從此我就開始為黨做地下情報工作了。當時年輕,很單純,以為自己為八路軍工作,就是黨員了。
    
采訪中
    我在警衛大隊為黨提供的主要情報:
    1、閻錫山與日本人勾結,派他的五妹夫綎武與日本人具體聯系,以及有誰來克難坡秘密談判等情報。
    2、閻錫山與日本人做生意的情報。當時山西經商都知道“西北的皮毛,中郎山的油”,還有石油,是很搶手的貨,閻錫山都大量的賣給日本軍隊。
    3、閻錫山秘密修公路的情報。
    4、克難坡布局圖,以及與八路軍作戰的戰前準備等情報。
     我的地下黨領導是李定遠(4),他是山西隰縣人。當時地下黨瓦解了閻軍的一支部隊,帶回了延安。組織擔心我暴露,通知我撤離。我就報考陜西省第一師范,在麥收前離開吉縣,到學校報到。此時我接到通知,回到了晉綏公安總局工作。
秦炳叔叔為基金會留言
   請遵照賀(老)總建設晉綏的精神,建設好、保衛好晉綏和我們的國家。秦炳  2017年5月19日
    1945年日本人投降后,我又被派往臨汾做地下情報工作。當時李定遠是臨汾情報站站長,他在城里開了家開了一家糧店作掩護,我、劉治平、閻相喜等同志在李定遠直接領導下工作,為解放臨汾做出了貢獻。還有曹一偉同志,利用他的身份,掩護我和其他同志往返敵占區,到解放區送情報。
    臨汾戰役打了72天,在1948年5月17日取得最后的勝利。臨汾解放拔除了國民黨軍在晉南地區最后一個據點,使太岳和呂梁解放區完全聯成一片,有力地配合了中原和西北戰場我軍的作戰,并為進軍晉中消滅閻錫山部主力創造了有利條件。
    至今令人難以忘懷的是,我的戰友劉治平、閻相喜同志,在臨汾戰役中犧牲了,曹一平同志在太原解放前夕犧牲了。他們為新中國的誕生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我永遠懷念他們。我是幸存者。
解放蘭州后,秦炳叔叔(前排左4)與戰友合影。
    當時根據地很困難,受到日軍和國民黨的封鎖。但賀老總搞經濟很有辦法。那時根據個人的體力分任務,任務完成后,個人和公家二、八分成,超額完成任務后,超額部分個人與公家就八、二分成。這樣就極大的調動了大家生產的積極性。賀老總用經濟的辦法管經濟,用戰爭的辦法管戰爭。
    臨汾解放后,1948年底我又回到晉綏公安總局,金昭典是我的科長,那時公安總局駐興縣李家灣。
        從抗戰到解放戰爭,我一直在白區做情報工作。全國解放后,我也一直在公檢法系統工作,搞了一輩子公安、政法工作。
左起:田小明、段曉飛、秦炳叔叔、杜秀文
 注釋:  
   (1)朱慶瀾,字子橋(1874—1941),浙江紹興人。早年參軍并參與辛亥革命,民國時期著名愛國將領和社會慈善家。
   (2)張典堯,字子宜(1881~1964),陜西興平縣人。同盟會員,西安著名社會慈善家。1922年起就任西安孤兒教養院院長。1956年,西安市人民政府再次任命他為市兒童福利院院長,且連續當選為政協西安市新城區第一、二、三屆委員會副主席。
   (3)克難坡,距吉縣縣城西北30公里處,西與壺口瀑布相鄰,本名"南村坡",是個住有6戶人家的黃土山梁。因南村二字音近"難存",并意欲標榜克服困難,故改名為克難城,通稱克難坡。1940年至1945年閻錫山的第二戰區司令官總部、山西省政府、民族革命同志會等首腦機關曾駐扎在這里,人稱"小太原"。
   (4)李定遠,山西隰縣人。1919年出生,1936年入黨,1937年任八路軍120師連指導員,后長期從事黨的地下情報工作。新中國成立后任山西省體協副主席。
采訪時間:2017年5月19日
采訪地點:甘肅省蘭州市
采 訪 人:段曉飛  杜秀文  田小明  
                                                                                                
 注釋為本站所加
本站編輯:林子

   


欧美h版经典手机在线看

<center id="o8ciq"></center><center id="o8ciq"><s id="o8ciq"></s></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