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臘八節的思念(01月24日)
- 新年新風新氣象(01月12日)
- 晉綏抗日老前輩牛文夫人曉民為烈士陵園捐樹(01月05日)
- 新年賀詞(12月29日)
- 賀曉明大姐向一二〇師學校贈送3D《中國地圖》(12月28日)
- 歲末迎來晉南的客人(12月26日)
- 120師老戰士后代來訪(12月15日)
- 共商大計——保護開發利用好紅色資源(12月12日)
- 沉痛悼念晉綏抗日老前輩支桂蘭阿姨(12月12日)
- 百歲導演嚴寄洲與120師學校小劇社(11月27日)
難忘甄家莊安碑
發布日期:2016-12-08 16:29 來源:山西省晉綏文化教育發展基金會 作者:晉綏基金會
“興縣抗戰紀念碑亭”連載(三)
難忘甄家莊安碑
賈喜平
甄家莊在我印象當中是美好的。
這緣于我的父親,一位曾在甄家莊教了幾年書后轉入行政的干部。那時父親從甄家莊步行百十多里回家,回來時帶著大隊分給的莜面,所以那時我們最大的企盼是父親回家。父親老了說:他在甄家莊教出了幾個好學生,高玉堂、馮中舉、高堂、甄乃信,一個個后來學有所成,而且在不同崗位上頗有建樹。那時幾個娃和他住在一起,晚上睡覺之前還要給娃們布置作業。甄家莊地肥水旺,旱澇保收。即使再餓人年月也沒餓過甄家莊人,甄家莊人憨厚,幾個孩子也不錯,常給父親帶炒面吃。至今幾個學生仍和父親保持著密切聯系。哦,甄家莊是父親引以自豪的地方。

甄家莊殲滅戰紀念碑

石碑背面的“碑記”
去甄家莊安碑,是我十分高興的一件事。因為小時候的記憶,讓我塵封已久。我呀多想帶老父去看看他曾經生活戰斗過的地方。
車很快到達甄家莊,這是一個座北向南的山村,起伏肥沃的塔地綿延四周。所不同的是這個村后面有個煤礦。而碑亭建在大路邊,來來往往的拉煤車撞擊的路面讓人心跳。本村的幾輛拉煤車也泊在亭子周圍。卸碑時幾位村民來圍觀,也有幾個小孩。我多瞅了幾個小孩的臉,想在他們臉上找出玉堂、中舉他們的影子。大人們指揮著我們卸車,有的還親自動手,有人還喝喊著三輪車司機銀余,那是一個長者對小輩安全不放心的喊喝,是叫人心情感動的喊叫。

安裝石碑前的亭子外景
盡管這樣銀余仍被碑噌了一下,好在骨頭沒事,休息幾天無大礙。安裝的時候我的倒鏈出了問題。一個老鄉從本村一位修車師傅那里借來了倒鏈。我給兩盒煙酬謝,老鄉死活不要。體息時我問起當年甄家莊戰斗,老鄉們說,“戰場擺在東面的山梁上。要不是出了叛徒,這股日軍全被賀龍的部隊消滅了。這個叛徙是固賢的韓笆兒。韓笆兒熟悉地形,帶了幾十號鬼子溜了。賀龍師長拉來大炮正準備轟,結果發現敵人逃去,不然的話鬼子已成甕中之鱉。后韓笆兒被人民政府捉回固賢槍決了。”
甄家莊大捷給氣焰囂張的日軍迎頭痛擊,鼓舞了全國抗日士氣,也滅了日本鬼子的威風。至今成為當地鄉親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秋季施工場景
讓我憂心忡忡的是,隨著周邊工業化的進程,原始的生產模式人們再不愿重走。相應的一大批年輕人,買車致富,那么再過幾十年煤采空了,后備產業在哪里?比如我的老家那邊,個別年輕人手里有錢,便開始吸毒。究其原因是文化后備產業斷層。那么甄家莊呢?是不是人們在致富之后,開始投資文化,我想我的擔心是多余的。在以習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指引下,在興縣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走文化強縣這個路子己經邁上了新臺階。
落日余暉下安裝好的碑亭,更加雄偉壯觀,他向世人昭示著,勵精圖治,勿忘國恥。
聽說是賈老師的兒子帶人來安碑,有幾個老鄉吆喝著去吃飯。但是嚴冬將近,我們還有幾處碑沒有安完。幾個人匆匆吃了碗桶面,急忙往縣城趕,明天還要去田家會安碑。
本站編輯:姚文君
主辦:山西省晉綏文化教育發展基金會 晉ICP備15001143號-1
Copyright Shanxi Jinsui Culture Education &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辦公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廣安路9號院國投財富廣場4號樓313/314 郵編:100073 電話:010-63395639/63395661 郵箱:sxjs93@163.com